2025AI創新獎 徵件全面啟動!5/30前熱烈徵件中!

本會孫基康理事 : 後疫時代的省思 中小企業數位轉型之契機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擴大蔓延,需要遠端工作的人數不斷增加,也讓許多中小企業開始思考如何運用數位科技彈性改變工作模式,甚至迅速反應調整產線。

其實這樣的精神早已深植在中小企業的基因之中。父執輩手提皮箱全世界跑的身影,至今仍然鮮活;明天該進多少料、剩多少貨、哪台機器出了問題⋯⋯總是在父執輩腦海中清清楚楚。當年前輩們在打拚時所展現的「行動力」(Mobility)、「敏捷力」(Agility)、「洞察力」(Insight),也正是今天我們談論運用數位科技能協助企業提升的三大能力。隨著時間流逝,縱然精神不變,但企業實際做法需因應科技時代而改變。

行動力、敏捷力、洞察力 – 數位轉型中三大企業關鍵軟實力
「行動力」的展現,不在於使用行動裝置的多寡或能否讓員工隨處工作,而是體現在使用數位科技進行雲端協作。藉由完善資安佈署,能便利使用新興科技設備的智慧工作行動空間,帶動跨部門交流,建立高效團隊溝通。員工因而有更多心力專注於腦力激盪,增強創新能力。這已不僅是科技的運用,更是企業文化的轉變升級。

在全球貿易情勢改變與疫情影響下,供應鏈不如以往穩定,企業面對環境的不確定性,要能敏捷轉變策略,並讓人員能更彈性支援。導入雲端郵件、儲存、備援等服務後,企業可以做到一定程度的資訊系統無人化,空出手來的資訊人員則可專注發展大數據、 AI 等應用,也就是說,數位科技讓企業能更敏捷快速因應趨勢,對改變做出最適當配置。

當大數據、 AI 等技術能作為即時、完整呈現產線品質與營運狀況的「儀表板」或「戰情室」時,企業應更進一步思考,企業可否在生產過程中連結客戶,提前知道客戶需求,並搶先一步調整產能以降低風險。傳統企業ERP系統所蒐集的結構化資料,僅占企業各類資料的 20%–30%,仍有許多如客服訊息、物聯網裝置資訊等非結構資料未被妥善運用,因此如何有效結合並活用這兩種資料,讓企業擁有 360 度視野,也是相當重要的課題。

一件事、兩樣情,中小企業數位轉型的兩大難「解」之題
近年有許多企業正積極朝向數位轉型的最終目標「產品轉換」邁進。台積電將虛擬設計環境(VDE)服務搬上雲端,節省晶片設計業者購買硬體和軟體授權支出的同時,還能縮減開發時間,加快晶片交付生產速度,深化與客戶間互動連結;台灣音樂串流平台龍頭 KKBOX則以 數據、AI為核心進行優化,如今能夠為唱片公司預測歌曲會不會爆紅、該不該開演唱會等,成為業務新方向。

但另一方面,我們看到「2019 年中小企業白皮書」的數位程度調查顯示,許多未滿 50 人的中小型製造業和服務業,在處理生產管理、進銷存管理、財務管理、人事管理等四種業務上,仍停留在以Word或Excel為主要數位工具的階段,顯示中小企業距離轉型其實還有一段不短的距離,或許也是另一種「數位落差」。

企業最常遇到數位轉型的兩大難「解」之題-誤解和不解,誤解來自於對數位科技的不瞭解,不解則是困惑怎麼走出第一步。我們認為透過產、官合作,依照產業別,建立企業智慧轉型應用指引,讓企業知道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工具,從可行之處切入與逐步導入。

政府協助中小企業加速轉型 啟動「推廣、教育、導入」降低數位落差
我們呼籲政府應儘快展開新一波縮短中小企業「數位落差」的行動,以「推廣、教育、導入」為策略,讓為數眾多的中小企業盡速取得數位轉型入場券,加速提升競爭力。政府首先可從與台灣各大產業公協會合作開始,善用廣大會員網絡,推廣數位轉型觀念,再積極開設課程、Workshop等,分享與教育企業數位轉型的心態,最後再透過補助資訊服務產業,一同協助企業導入。

除此之外,我們也希望政府可延續「開放式創新」的心態,將數據公開並予各界使用。以近期疫情為例,台灣政府將健保資料庫與移民海關數據整合,進行大數據分析,進而快速識別病例、即時控制疫情並獲得國際肯定。數據資料庫的公開將可作為企業決策的參考,使產、官能共同完善台灣AI數據庫,推動產業加速轉型步伐。


(發佈時間:2020-06-18)

上一則 下一則
回列表頁
轉寄   列印   分享
照片新聞
數發部政次林宜敬(中)頒發獨立遊戲開發獎勵暨產品化加值計畫獎項
全力支持新創 本會何春盛常務理事出席InnoVEX 2024 Night Party
行政院長卓榮泰參訪2024 InnoVEX
本會在COMPUTEX、InnoVEX設置TCA 50展位 歡慶TCA 50周年
行政院長陳建仁參訪國發會「臺灣淨零願景館」
東京電玩展推手CESA來台 與本會共同為台日遊戲產業發展助力
專題報導
影音專區
2024 Taiwan Edge AI Day 研討會暢談 AI 2.0 時代趨勢 日本橫濱 Edge Tech+ 2024 展會風光登場
2024 AI & Semiconductor Forum日本SEMICON JAPAN登場 臺日專家跨國分享半導體與AI應用
【未來科技不斷電】奈米高熵氧化物花卉發光技術之極光蘭花應用於室內減碳技術
【未來科技不斷電】多維奈米銀鍍層之可拉伸導電纖維應變感測器
【未來科技不斷電】全球首創以弱監督式多實例學習框架精準解析數位病理影像之基因表現及存活預測
【未來科技不斷電】多孔電極與非貴金屬觸媒:陰離子交換膜水電解技術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