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會員系列講座
專題報導

TIE Award 獲獎直擊

  • 從1998 年參與發展數位電視廣播需要的同步衛星天線技術,就和衛星通訊結緣的臺灣大學周鍚增教授和電信工程學研究所,多年來隨著無線通訊技術的演進,也不斷累積深厚的技術底縕。在看好如今備受關注的低軌衛星通訊,未來勢必在終端設備採取開放策略,積極運用研發軍用陣列天線多年的經驗,希望把握網路通訊產業又一次蓬勃發展的機會。在周鍚增教授和團隊努力的成果,獲得首屆 TIE Award 肯定後,周鍚增教授更期待,能讓這個領域的生態圈更為壯大。 無線通訊已經成為現代生活不能缺少的工具,而隨著 5G 通訊進入商轉,人們也開始將注意力放到下一世代的無線通訊技術。低軌衛星通訊因其低遲延,不受地球地形限制的特性,能為偏遠及惡劣地表環境提供穩定的通訊網路,成為頗受重視的焦點。近期低軌衛星題材更是不斷,隨著 SpaceX 攜手 T-Mobile 在明年推出第二代星鏈衛星網路

  • 在2018 年創立公司前,已經在清華大學實驗室磨了 10 年電子設計自動化( EDA )技術的滿拓科技,雖然創業之路走來有點辛苦,但在為滿足客戶要求的努力下,滿拓科技不僅在實務上證明自己的實力,還爭取到和力晶積成電子合作,以進一步開拓邊緣運算商機,而在獲得首屆 TIE Award 後,滿拓科技更期待取得國家級獎項認證後,能更易獲得客戶的信賴。 目前滿拓科技的客戶來自包含智慧零售、智慧製造、智慧交通、居家長照等領域,應用範圍非常多元,今年 1 月更和力積電簽訂合作協議,結合雙方的 3D AIM( AI Memory)晶片製程平台技術和 AI 矽智財( IP ),開拓邊緣運算和Edge AI領域新商機。但滿拓科技創辦人暨吳昕益執行長回顧一路走來的歷程,並不輕鬆。 運用 EDA 讓 AI 演算法更輕量、晶片設計更容易 吳昕益執行長指出,當 2

  • 堅信絕大多數未來智慧工廠還是需要人機協作,而致力賦與機器人有觸覺,進而將機器人放出柵欄,尋求人機間能以最佳距離,發揮最佳生產效果的原見精機,在十多年來一直走一條與眾不同的路後,不僅已成為機器人觸覺技術的先驅者,成功打入日本機器人領導品牌體系,如今獲得首屆 TIE Award 奨後,原見精機更希望藉此能和系統整合服務業者合作,讓包括半導體在內的許多產業,能體會到原見精機提供的服務。 因 2010 年工研院探索前瞻計畫認識對方的原見精機董事長蘇瑞堯和原見精機總經理劉昌和,原先分別擔任機械所研發經理、電光所專案經理。兩位創辨人在回憶「草莽」歲月,不約而同地指出,當初探索前瞻計劃就是希望找出未來10 年、甚至 20 年的大趨勢,再透過跨領域無私的合作,去實現這些趨勢。這會是一條完全和別人不同的道路,更需要如水滸傳中那些草莽人物的膽量。 每一吋安全

  • 從電腦鍵盤、滑鼠到觸控,人們操控機器方式的每次改變,也都帶來資訊產品的重大變遷,而獲得 TIE Award 首獎的見臻科技,多年前就開始投入將在 AR(擴增實境)/ VR(虛擬實境)的眼動追蹤技術研發,甚至將和相關領域廠商形成生態圈,未來發展的動向早備受矚目。 而當大眾的眼光仍集中在見臻科技的技術,是目前坊間最微小、輕便、容易安裝的眼動追蹤模組,可以做到追蹤眼動更精準、更快速,非常流暢又舒適地完成操控。而見臻科技網站上的這句話:「眼動」是破解人類心智祕密的關鍵,似乎也透露見臻科技連下階段人們在元宇宙中,只要動動眼球,就能傳達心意、蠻有科幻感的溝通技術,都已準備就緒。 完整又具深度的眼動追蹤技術 但見臻如今擁有從定位到解讀心理、完整又具深度的眼動追縱技術,發展過程也是幾經波折。見臻科技創辦人兼執行長簡韶逸博士表示,以往人們都是透過電腦、手

  • 獲得首屆 TIE Award 獎評審青睞的邑流微測,是以電子束與先進光學等平台檢測微奈米級液態樣本,作為創新核心技術,提供液態樣品全方位檢測解決方案(Flow AOI)。在半導體、面板、印刷電路板等紛紛挑戰極微、極精密製程時,透過全方位檢測方案保證材料的最佳分散性、潔淨度,不僅是產業維持製程良率的重要幫手之一,更能協助這些產業達成循環永續與淨零碳排的目標。 邑流微測是 2017 年從工研院衍生的新創公司,創辦人也是現任的執行長李信宏 2013 年參與工研院/清大學研計畫,專注投入開發電子束液態檢測技術,熟悉流體的他,興起何不將微流體控制技術結合電子束檢測的想法,於是從自己熟悉的領域出發,跨出創新研發的第一步。 AI 影像辨識整合軟硬體和成像分析服務成關鍵 而在半導體、面板、印刷電路板等產業的製造過程中,都少不了要仰賴化學溶液,進行清洗、

其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