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必看AI指標展 WAVE 2025!立即預先登錄,探索未來科技生態。
專題報導

淨零綠生活

  • 環境部於2025年5月23日宣布啟動「綠色成長基金」,以推動臺灣邁向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該基金由國發基金提供新臺幣(下同)100億元,以10年為期,投資於淨零永續新興產業,六大重點投資領域包括資源循環、永續能源與儲能、深度節能、碳捕捉與負碳技術、數位低碳技術,以及氣候變遷調適技術。該基金不得投資於已上市櫃公司,並設計撬動資金比例機制,鼓勵民間資本投入。於6月6日正式公告遴選首批「搭配投資人」,如創投公司或金融機構,共同引導資金進入淨零產業,推動臺灣綠色轉型。 【明確的作業要點與管理機制】 為確保資金運用的透明與效率,環境部制定了「環境部辦理加強投資綠色成長淨零產業實施方案作業要點」,明定設立信託專戶與專案辦公室,並規範搭配投資人的資格、投資原則、管理費與績效獎金支付、監督管理機制等事項。此外,環境部已成立專案辦公室,提供投資媒合服務,協助

  • 在消費觀念快速轉變的今日,「以租代買」成為一股商業新潮流。這種模式不僅幫助消費者降低購買門檻,更推動循環經濟與永續發展。來看看桃園及臺北南港社會住宅、台電與IKEA合作、企業監視器租賃等案例,「以租代買」如何降低初期成本、延長產品壽命、減少廢棄物,並促進資源循環與環境永續。 【臺灣社宅與公部門推動以租代買】 桃園市自2020年起在社會住宅中首創家具、空調及熱水器「以租代買」模式,廠商提供耐用產品及維修服務,延長產品使用壽命,減少環境負擔 (劉庭莉, 2023)。臺北市南港機廠社會住宅預計2024年完工,成為全球首個取得BS8001:2017循環經濟國際認證的社宅,採用模組化建築與再生材料,並計劃導入能源管理系統,實現微電網運作 (劉庭莉, 2023)。 【企業界以租代買的實務應用】 台電公司與IKEA合作,將總部員工餐廳轉型為多功能空

  • 當全球面臨都市化和淨零浪潮的挑戰之際,荷蘭展現了其身為永續發展先行者之姿的卓越成果。荷蘭政府長年推動汽車共享政策,試圖透過這項創新方式緩解交通擁塞、減少碳排放,並提升城市宜居性。 【運具共享政策成效顯著】 根據荷蘭運輸政策分析研究所(KiM)的數據,截至2021年,荷蘭共有87,800輛共享汽車投入使用(荷蘭全國共760萬輛汽車);註冊用戶達到971,000人,約占持有駕照人口的8.5% (Toon Meelen & Karla Münzel , 2023)。此數據相較2015年的14,000輛共享汽車,有了顯著增長。 【多樣化的共享模式】 荷蘭的汽車共享市場主要分為兩種模式:企業對消費者(B2C)和個人對個人(P2P)。其中,P2P模式發展尤為迅速,截至2021年,約有69,000輛私家車通過P2P平台進行共享 (Toon

  • 美國百老匯綠色聯盟(The Broadway Green Alliance, BGA)成立以來,積極推動劇場產業節能減碳、資源回收與環境教育,成為國際藝文永續的典範。臺灣藝文界雖起步較晚,但近年也同樣透過籌組聯盟、藝術創作及活動實踐,逐步推動文化圈的永續理念。 【美國百老匯在金融海嘯後的反思】 美國百老匯綠色聯盟(The Broadway Green Alliance, BGA)於2008年成立,旨在推動劇場產業的環境永續與社會正義理念。BGA強調從個人到產業的行動,共同推動節能減碳、資源循環、環境教育與公平正義,成為全球藝文界推動綠色轉型的重要力量 (Broadway Green Alliance, 2024)。 BGA採取的具體措施包括:更換節能燈泡、回收紡織品與電子廢棄物、推動綠色巡演,並結合劇場相關工會、劇團組織及大學校園,建立

  • 現在,正是打造淨零競爭力的關鍵時刻! 從政府機關、科技業、製造業、金融業,到服務業、旅宿業、運輸業 …等 百工百業都不容缺席 立刻加入「淨零綠生活大聯盟」,讓永續成為企業發展的新動能! 政府攜手產業打造合作平台 深度交流資訊與資源、串接綠生活需求與解方 形塑淨零永續之全民綠生活文化 邀您一起採取行動,創造企業實踐 ESG 的新契機! 現在就加入我們,讓綠生活成為企業最強的未來競爭力!

  • 國際能源署(IEA)在其報告中強調,行為改變是實現淨零排放的關鍵因素之一。以下是IEA建議的行為改變,以推動能源效率和低碳生活: 一、節能與高效技術 ◆節能設置:鼓勵使用節能家電和設置,例如調整空間加熱溫度設置、使用低溫水洗衣並自然風乾。 ◆減少浪費:關閉不使用的燈光和電子設備,以避免待機耗電。 二、行為改變 ◆調整生活習慣:鼓勵家庭成員改變日常生活習慣,如使用公共交通、步行或騎自行車等。 ◆購買低碳產品:選擇具有環保標章的產品,減少一次性塑膠的使用。 三、燃料轉換 ◆推動運具電動化:鼓勵使用電動車輛,減少傳統燃油車的使用。 ◆使用低碳能源:推動家庭使用再生能源,如太陽能和風能,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 四、教育和宣導 ◆提高公眾意識:通過教育和宣導提高公眾對氣候變遷的認識,鼓勵更多人參與低碳生活。 五、政策

  • 在當前環境保護和永續發展的時代,企業和機構如何實現綠色辦公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議題。美國環境部(EPA)的Energy Star綠色團隊檢查清單提供了一個實用的框架,幫助企業通過小步驟逐步實現綠色辦公的目標。這篇文章將向您介紹這份清單的主要內容和實踐方法。 <綠色辦公檢查清單的重要性> Energy Star綠色團隊檢查清單是一份由美國環境部提供的指南,幫助企業和機構通過成立綠色團隊來提高能源效率和減少辦公浪費。 1.成立綠色團隊 ( GET ORGANIZED ): ◆好的開始: 透過召開管理階層之決策會議,凝聚企業對籌組綠色團隊的共識,並獲得管理層的認同與支持。有了管理層級的支持,不僅增加企業綠色團隊之合法性,且企業在打造綠色工作環境的各項措施需投入的時間和金錢,也將獲得支持。 ◆從上至下,全員參與: 鼓勵來自

  • 臺灣春季最盛大的國際展會-2025年智慧城市展暨淨零城市展自3月18日起,在台北南港展覽館二館盛大開展,環境部淨零綠生活大聯盟首度前進淨零城市展,悉心打造「淨零綠生活大聯盟」特展,以精緻且具互動性的設計元素,讓參觀者輕鬆理解「淨零綠生活」政策內涵、體驗日常中的綠生活實踐,感受行動帶來的改變,藉此號召全民共襄盛舉、加入響應,齊聲喊出:「我是淨零綠生活推動者!」 淨零綠生活大聯盟於今 (2025) 年2月正式成立,本次特別結合「淨零城市展」規劃獨立展區為聯盟專區介紹,集結來自百工百業92家會員的參與響應,產業涵蓋科技業(如華碩、啓碁等)、交通運輸業(如華航)、金融業(如第一銀行、國泰世華等),還有多家旅宿觀光業者、相關公協會、學研單位等領域,展現聯盟跨產業之號召力,攜手推動全民淨零綠生活,共同邁向淨零的決心。 特展呈現從「全民綠生活」到「淨零

  • 聯合國知名的ActNow運動是一項全球性倡議,目的在鼓勵個人採取具體行動以應對氣候變遷,特別針對已開發國家的淨零行動。該運動重點關注「能源」、「交通」、「食物」及「全民呼籲(Speak up)」等領域,並提出十二項具影響力的行動建議,包括在家節約能源、改變家庭能源來源、增加蔬菜攝取、珍惜食物、選擇環保產品、改用電動汽車及思考旅行方式等。此外,聯合國還提供應用程式,幫助民眾在日常生活中記錄和追蹤自己的環保行為,以提高參與度和意識。 為了加強個人行為改變的動力,聯合國也針對民眾推出「懶人救世指南(Lazy Person’s Guide to Saving the World)」,目的在引導民眾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永續發展目標。透過改變消費模式、使用自行車等綠色交通工具及購買當地食品,鼓勵民眾在工作和家庭中實現更永續低碳的生活方式。該指引依據行動難易度分

  • 為了減緩人類對大氣、海洋和陸地暖化的影響,並共同遏制全球暖化趨勢,聯合國在2015年召開的第二十一屆聯合國氣候高峰會(COP 21)上,各國通過了《巴黎協定》。根據這份協定,簽署國必須確保全球氣溫升高不超過攝氏2度,同時也希望能將升溫控制在1.5度以內。2018年,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發布了「1.5℃特別報告」,報告中指出,為了避免溫室效應對自然環境造成不可逆轉的影響,全球升溫必須控制在1.5度之內。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全球需要在21世紀中葉達成淨零排放。 在2021年,IPCC發表的第六次氣候變遷評估報告(AR6)再次強調,為了控制全球暖化,我們必須有效減少二氧化碳及其他溫室氣體的排放。2019年,英國成為第一個立法承諾淨零排放的主要經濟體,而歐盟也在同一年提出「氣候中和大陸」的目標,這引發了全球主要國家和經濟體紛紛承諾淨

其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