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AI創新獎 徵件全面啟動!5/30前熱烈徵件中!

2020傑出資訊人才系列報導-王蒞君



「你若是問了一個好問題,那你的研究就已成功了一半!」這是交通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王蒞君教授當年負笈美國,一位指導老師在首次見面時的贈言。時至今日,不論是王蒞君教授在從事產學合作、或是帶領學生,都希望擁有開放的心態,能提出好問題,能團隊合作,能明確相互傳達、溝通想法,最後能成功 解決問題。

王蒞君教授回想從雲端運算、大數據到人工智慧的一連串資訊科技發展歷程,當初是如何選擇這樣的創新方向?一切似乎都是順時勢而為之,掌握時機,也就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第一個元素「天時」。只是學界在進行人工智慧的基礎研究,也會問實際應用方向和場域會在那裡呢?此時產業界從提出「人工智慧是什麼」這個問題開始,然後提出為什麼需要人工智慧,最後問:怎麼做?

在王蒞君教授的心目中,這不僅是一種相互理解的過程,也會常常碰撞出值得珍惜的火花。這樣的創新過程著重在解決問題,而且常常是從零開始,充分利用產業界提供的專業領域知識和場域,也就是「地利」,透過結合學界研究的演算法解決議題,慢慢地細心cultivate(培育)出傑出人才,達到「天時、地利、人和」的目標。

同時王蒞君教授在從事產學合作的過程中,也親身體認到,台灣雖然多數企業規模大小不一,但在自己專業領域都能非常精簡又精準地完成工作,因此能結合學界人工智慧的研究成果,使用非常獨特的各項在地數據資源,能很清楚地指出自己想要完成的目標,讓人深深覺得,台灣的產業界是非常有機會在這一波人工智慧的發展過程中,獲得相當獨特的成果。

而王蒞君教授除積極和產業界合作外,不僅本身在學術研究上,榮獲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會士(IEEE Fellow)、科技部頒發的多項獎項,也帶領學生獲得多項論文獎,並經常參加一些競賽。

王蒞君教授認為,老師的成就常是取決於學生的表現。台灣的學生都非常優秀,具備務實、努力的性格,而參加競賽可以學習如何去面對失敗,並且競賽是必須要團隊合作,也需要在一定時間內完成,都不同於一般的學習過程。

王蒞君教授指出,台灣產業在發展的過程中,不論是水平或垂直,也都非常重視團隊合作,再加上近年來有許多競賽都有產業界參與並提出問題,更能讓學界的許多研究能夠落地,增加和業界的互動,不會發生關在象牙塔內的狀況,都是這些資訊相關競賽能發揮的功效。


(發佈時間:2020-11-26)

上一則 下一則
回列表頁
轉寄   列印   分享
照片新聞
數發部政次林宜敬(中)頒發獨立遊戲開發獎勵暨產品化加值計畫獎項
全力支持新創 本會何春盛常務理事出席InnoVEX 2024 Night Party
行政院長卓榮泰參訪2024 InnoVEX
本會在COMPUTEX、InnoVEX設置TCA 50展位 歡慶TCA 50周年
行政院長陳建仁參訪國發會「臺灣淨零願景館」
東京電玩展推手CESA來台 與本會共同為台日遊戲產業發展助力
專題報導
影音專區
【COMPUTEX 2025】AI NEXT FORUM- Cloud x Edge AI x Data Center Highlight (May 6th, 2025)
2024 Taiwan Edge AI Day 研討會暢談 AI 2.0 時代趨勢 日本橫濱 Edge Tech+ 2024 展會風光登場
2024 AI & Semiconductor Forum日本SEMICON JAPAN登場 臺日專家跨國分享半導體與AI應用
【未來科技不斷電】奈米高熵氧化物花卉發光技術之極光蘭花應用於室內減碳技術
【未來科技不斷電】多維奈米銀鍍層之可拉伸導電纖維應變感測器
【未來科技不斷電】全球首創以弱監督式多實例學習框架精準解析數位病理影像之基因表現及存活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