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傑出資訊人才系列報導-龐一鳴
在臺灣健保體系的發展歷程中,數位化與資訊技術的應用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作為推動健保系統數位轉型的推手之一,龐一鳴副署長在健康保險制度及醫療資訊科技的發展上,扮演了極為關鍵的角色。尤其在CONID-19疫情爆發時,帶領團隊快速建置入境檢疫系統,並開發防疫追蹤系統,成功以科技防堵疫情。獲得113年傑出資訊人才獎肯定。
回顧三十年前,早期的健保制度在建立之初,與各界的溝通協調十分繁雜,尤其是各項規定常常變動,然而電子郵件尚未普及,許多機構仍仰賴傳真機傳送資料。在與台北市電腦公會合作下,推動健保制度的電子化,確保各項規範和政策能夠順利傳達。龐副署長坦言,儘管技術尚未成熟,政府卻在推動健保改革和數位化的過程中,逐步克服了諸多挑戰。
隨著科技發展,尤其是網際網路的普及,健保體系也開始進行數位化改革。「健康存摺」作為數位健保的代表性成果之一,近年來進一步改變了民眾與醫療系統的互動方式。龐一鳴表示,初期推廣健康存摺時,許多人對其功能尚不理解,甚至懷疑其價值。然而,當新冠疫情爆發時,這數位工具搖身成為疫情防控的重要一環,迅速被民眾所接納和使用,成為疫情追蹤、疫苗接種證明等重要資料的儲存和查詢平台,大大提升了防疫效率
隨著疫情的爆發,臺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龐一鳴指出,疫情突如其來,但臺灣健保系統和政府的數位基礎設施卻在短時間內展現出強大的應對能力。這背後,正是數十年來累積的數位基礎設施和資訊技術的深厚根基。
最好的例子便是口罩配給系統。疫情初期,政府依託健保系統內部的資源和技術基礎,迅速開發出一個新的數位平台,用於追蹤和管理口罩的配發。龐一鳴認為,這一系統的成功運作,離不開長期以來健保系統對數據管理、病歷系統及病人資料的數位化建設。例如,健保卡和雲端系統能夠實時記錄病歷資料,為口罩配發系統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談及健保數位化的推動過程時,龐一鳴特別強調團隊協作和跨部門資源整合的重要性。回憶起自己在資訊處處長任內,如何依靠政府內部的合作機制來推動各項數位政策。龐一鳴指出,臺灣的資訊科技領域擁有強大的業界支援,尤其是臺灣的SI(系統整合)團隊,具備極高的技術能力。特別是在緊急情況下,許多優秀的團隊能夠迅速集結,解決各種技術難題。
然而,龐一鳴也提到,成功的數位轉型不僅僅依賴技術本身,更多的是來自於背後的規劃與協作。以口罩配發系統為例,龐副署長表示,儘管當時面臨時間緊迫,但他們依然能夠通過清晰的目標設定和分工協作,在短短三天內完成系統的建設並投入使用。這一切的成功,都得益於臺灣政府的協調機制以及強大的專業團隊。
隨著數位化的推展,未來健保系統將進一步加強對個人健康資料的保護與安全防範。龐一鳴表示,雲端技術的引入和應用,對於提高系統的運行效率和資料分析能力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隨著更多醫療數據在雲端被儲存和處理,如何確保這些機敏資料的安全,成為了當前及未來發展中不可忽視的問題。
因此,龐一鳴積極推動完善健保資料安全管理法規,確保所有涉及患者病歷資料的機構與個人,都要遵守嚴格的安全規範,防範外部攻擊及內部資料洩漏。「這不僅是為了保護病患的隱私,更是對整個醫療生態系統負責的重要措施。」
隨著數位科技的日益發展,臺灣的健保體系將持續深化數位轉型。龐一鳴深信,未來的健保系統將不僅限於疾病治療與管理,更將涵蓋到預防醫學、健康管理等更廣泛的領域。數位技術的應用,將使得民眾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健康服務,而這一切的背後,是多方協作和不懈努力的成果。
(發佈時間:2024-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