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傑出資訊人才系列報導-楊易霖
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教育界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會。近年來,尤其是在偏鄉地區,教師與學生的科技素養成為了提升教學效果與學習效率的關鍵。擁有二十年教學經驗的台南樹林國小學務組長楊易霖,積極推動教育科技的應用,協助教師與學生適應快速變化的科技環境,減少城鄉教育差距,獲得傑出資訊人才獎項肯定。
體育專業出身的楊易霖,意識到學校環境中對於資訊科技的需求日益增加,然而第一線的教師在使用科技時常常會感到困惑與無所適從。楊易霖開始自學相關知識,相信如果能透過系統性的培訓,縮短教師對科技的適應時間,老師們便能更快地將科技應用於教學中,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身教也是教育的一環,老師以身作則,對學生會有典範作用。」楊易霖認為,教師的心態轉變至關重要。如果教師不掌握科技,學生可能會對他們產生不信任感,進而影響學習氛圍。在現今的教育環境中,教師不僅要教授學生,還需要不斷學習與適應新的科技。畢竟在老師摸索的過程中,孩子也是跟著一起試驗,老師對科技越熟悉,孩子才會成為數位教育的受惠者。
偏鄉推動教育科技的挑戰之一是資訊流通不便,教師無法及時獲取科技新知與技能。幸而,COVID-19疫情促使了數位學習的普及,各種線上研習課程興起,讓許多偏鄉教師有了更彈性、多元的進修機會,也促進了教師之間的互動與學習。
隨著科技進步,許多教育社群也隨之崛起,教師們可以在這些平台上分享教學經驗與資源,進一步提升彼此的專業素養。楊易霖指出,這些社群不僅幫助教師們互相學習,也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舞台。
為了進一步推廣教育科技,楊易霖多次籌辦教育科技週等活動,邀請教師與企業合作,展示最新的教育科技產品與教學應用,不僅幫助偏鄉教師拓寬了視野,還促進了校內外的交流合作。許多教師得以透過這些活動獲得了靈感,並將新的科技應用於自己的教學中。
楊易霖強調,科技不僅是工具,更是創造機會的橋樑。在科技的幫助下,偏鄉學生也能接觸到更廣泛的資源與機會,進一步提升學習的多樣性與靈活性。科技的發展,讓學生們不再受限於地理位置,可以隨時隨地學習,這對於偏鄉學生來說無疑是一種福音。
在科技教育的推動下,城鄉差距的問題有望得到改善。楊易霖認為,教育應該跟上社會的變化,培養學生的生存技能,使他們能夠適應未來的挑戰。他期待著透過科技,讓偏鄉學生也能享受到與都市學生同樣的教育資源,並在未來的職場中佔有一席之地。
楊易霖的努力證明了教育科技改革的必要性與可能性。希望更多的教師能夠認識到科技的價值,並積極參與到這場改革中。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實現教育的公平與均衡,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科技的助力下,迎接更美好的明天。
(發佈時間:2024-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