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臺灣教育科技展 熱烈招商中!

熱門: 智慧城市  UX  物聯網 

延伸報導: 創業是Push & Pull下的產物


睿宙科技創辦人柯智文

近年來,隨著台灣科技產業發展陷入瓶頸,許多具有專業、產業經驗的科技人,燃起不如放手創業的念頭,這恰是促使睿宙科技創辦人柯智文離開先前工作的推力。

他認為「台灣最近創業風氣漸盛其實是Push & Pull兩種力量的綜合體」,是否有適合新創企業發揮的舞台,正是整體創業生態吸引新創團隊的拉力。

談到台灣現今的創業環境,他表示,相對過去確實有所改善。例如之初創投自2010年起投入新創公司育成,就有不少來自大專院校的團隊。以睿宙科技參加的第七屆計畫為例,也有還沒畢業就投入創業圈的年輕隊伍,這在過去是比較少見的。

這股創業風的起因,他認為除了產業典範轉移、行動通訊及物聯網的發展之外,還可分為以下三點:

一、永遠有只適合小公司的題目:他提到創業者都會抱持的信仰──「永遠有些題目只適合小公司去做」,但對台灣的大型硬體公司來說,要做這樣的轉型並不容易。他認為創業有一個基本前提,假設一開始資源就非常充足,反而不容易成功。尤其透過燒錢解決問題,很容易造成最後產品失去欲創新的特色,這也是許多大型企業創新失敗的主因。

二、科學化、系統性的新創育成:除了大環境的進步,柯智文也指出,隨著育成中心引進矽谷的創業架構,使創業方法科學化與系統化,現在的創業者不必再像過去,在迷霧中摸索跌撞,可以依循相對標準化的步驟,有如做實驗,推出自家的產品或服務,再根據市場反應進行修正。

三、小規模的創新生產:再以客觀環境為例,過去十年台灣缺乏創業環境的原因之ㄧ在於大型電子業在資金、人才、產能上佔壓倒比重,很難有小型公司的切入點。但隨著電子製造外移,許多本土小廠,反而有了與新創公司合作的空間,即便價碼不便宜,卻正好適合新創公司以產品創意、高附加價值取勝的商業模式。

他也預期,如果這一波startup風潮能做出成績,自然可以吸引資本更關注台灣的創業圈,建立一個正向循環的生態體系,讓更多創新團隊投入。


(發佈時間:2014-03-14)

上一則
回列表頁
轉寄   列印   分享
照片新聞
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參觀2023智慧城市展
台北市長蔣萬安為2023智慧城市展台北市願景館揭開序幕
2023台北國際電玩展落幕 4天入場人數破30萬人次超乎預期
呂正華署長呼籲重視遊戲分級、消費權益
本會彭双浪理事長參訪2022未來科技館
國發會龔明鑫主委參觀Best Choice Award專區
專題報導
影音專區
COMPUTEX TAIPEI 2023準備好了!
COMPUTEX 2023 全球國際記者會
COMPUTEX TAIPEI 2023 Preview
植物會發光兼具減碳功能-發光植物進行二氧化碳固化技術
青蛙變王子!兩棲類皮膚啟發長效性表面防蝕 抗汙之滑液浸潤保護
絕症中尋找「仙丹」!治療多重系統退化症的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