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資訊月×臺灣教育科技展,7/4前參展報名!

Open Data建置農場環境履歷 助精準農業發展



挑一盒繽紛多彩的沙拉,再來根黃澄澄的脆甜玉米,是外食族常見的飲食選擇。而如何讓消費者吃得安心,並維持穩定的供貨量,則是業者與農企業的最大課題。宸訊率先將政府Open Data 導入農業領域,不僅有效提高單位農場產量,更成功協助鮮綠科技、庄西合作農場、新湖合作農場打入7-11、好市多、好樂迪、麥當勞供應鏈,甚至外銷國際市場。

蒐集來自26個不同政府機關,192餘項Open Data,宸訊開發的「生產專區農場經營雲端服務」建立了全台1500萬筆農場環境履歷資料庫,服務累計使用次數已超過8萬次,不僅能有效預估產量,並可模擬作物生長,提供農戶選擇最佳施作農地、農場播種、施肥、噴藥、收割精準量化建議,有效提升產值與產量19%。

隨著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產業型態也以服務業和製造業為主,農業參與人口日漸流失,農地閒置情況並不少見。然而以色列、荷蘭、日本、美國加州、義大利和台灣一樣地狹人稠,卻創造全球最高的單位農地產值。成功關鍵就是引入精準農業技術(Precision Agriculture)讓農業成為新興科技產業。

宸訊總經理徐承原指出,台灣傳統農業過於依賴「人」和講求經驗法則,因此所得出的資料或結果就容易有較大的誤差。例如農人根據氣象局每天的預報資料才作防災措施;或是發現作物生長狀況有異才進行土壤檢測,不但無法建立長久的累積資訊,也容易錯失及時反應的機會。

而以往大型企業在選擇合作農場或契作農戶時,需倚靠調查員實地勘訪鄰近工廠、畜牧場畜舍(養殖數量) 、重金屬檢測等資料。萬一調查員面臨工廠、畜舍不得其門而入的窘境,或者座標位置與地圖整合套繪不吻合時,不但調查資料,連帶生產履歷精確度都會大打折扣。

以消費者最重視的生產履歷來說,透過「生產專區農場經營雲端服務」,現場人員可利用 APP現地記錄,再匯集到田間管理資訊平台,農戶能藉由平台資訊作出最好、最即時的耕作判斷,農企業也能選擇優質契作農場,經由密切而精準的管理方法,產出穩定且精良的作物,也提供消費者完整而透明的生產履歷。

徐總經理指出,在政府的努力下,與民眾密切相關的監測性資料監測性的資料,如氣候、PM2.5等,不管是格式或品質都相當完善。但他也坦言,在運用Open Data加值應用的過程中,跨單位整合資料是最大難題,以氣候資料為例,國家公園、氣象局皆架設氣象測站,宸訊為保證資料服務的可信度,篩選、整合近2000筆資料,「是個大工程」。

生產專區農場經營雲端服務將散布各方的點網織成面,除了能夠協助農戶以科學方法耕作,並建立完整生產履歷,讓產品有公信力,食安更透明外,更期盼以科學方法支持返鄉的農業青年。宸訊也將持續深耕農業、環保議題,將各種數據圖像化、視覺化,被更多人理解,進一步轉成行動方案,貼近民眾需求。

參考網址:開放資料創新應用系列報導(二)

(發佈時間:2016-10-19)

上一則
回列表頁
轉寄   列印   分享
照片新聞
數發部政次林宜敬(中)頒發獨立遊戲開發獎勵暨產品化加值計畫獎項
全力支持新創 本會何春盛常務理事出席InnoVEX 2024 Night Party
行政院長卓榮泰參訪2024 InnoVEX
本會在COMPUTEX、InnoVEX設置TCA 50展位 歡慶TCA 50周年
行政院長陳建仁參訪國發會「臺灣淨零願景館」
東京電玩展推手CESA來台 與本會共同為台日遊戲產業發展助力
專題報導
影音專區
【COMPUTEX 2025】AI NEXT FORUM- Cloud x Edge AI x Data Center Highlight (May 6th, 2025)
2024 Taiwan Edge AI Day 研討會暢談 AI 2.0 時代趨勢 日本橫濱 Edge Tech+ 2024 展會風光登場
2024 AI & Semiconductor Forum日本SEMICON JAPAN登場 臺日專家跨國分享半導體與AI應用
【未來科技不斷電】奈米高熵氧化物花卉發光技術之極光蘭花應用於室內減碳技術
【未來科技不斷電】多維奈米銀鍍層之可拉伸導電纖維應變感測器
【未來科技不斷電】全球首創以弱監督式多實例學習框架精準解析數位病理影像之基因表現及存活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