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服務業智慧減碳補助計畫  揪頭家運用智慧科技一起綠色減碳

熱門: 智慧城市  UX  物聯網 

2017發明展技術推薦系列報導(10)可預防化學誘導腸道損傷與大腸癌之創新藥物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鄭添祿所長(左1)

大腸癌是世界第三大癌症,每年約有140萬新大腸癌病例,一年約造成世界約990億的經濟損失。大腸癌的發生除了與飲食習慣有干係,也與肝臟解毒路徑有關,藥物或有毒物質的代謝過程會造成腸道受損與腹瀉,久而久之就可能導致腸道病變跟大腸癌,而高醫大團隊所研發的「腸道菌eβG專一性抑制劑」可突破代謝物質的循環機制,成為有效預防化學誘導腸道損傷與大腸癌之創新藥物。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鄭添祿所長解釋,葡萄醣醛酸化(glucuronidation)是肝臟解毒的主要路徑,藥物或致癌劑等有毒物質會經由此葡萄醣醛酸化的代謝作用,與葡萄醣醛酸鍵結而降低毒性並加速排出體外,但是當葡萄醣醛酸化的代謝物進入腸道後,會被腸道菌所表現的eβG酵素水解而再度回復成有毒物質,讓腸道受損導致病變和癌症的發生,此外,化療藥物也是因為這樣的機制而造成嚴重的腹瀉。

腸道菌eβG專一性抑制劑是一個標靶預防藥物,針對腸道菌eβG抑制其酵素活性,可降低葡萄醣醛酸化的代謝物在腸道內的再度回復毒性,且不影響益生菌生長,可廣泛應用於避免藥物對腸道破壞及腹瀉,達到保護腸道,預防腸道損傷與大腸癌的效果,並且可與化療藥合併使用,不會影響藥物治療療效。

鄭添祿所長指出,約有75%的大腸癌患者屬於偶發性,可能因為飲食或生活習慣所導致;而其他5%來自遺傳和20%有家族史的患者,則是由於腫瘤抑制基因APC (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缺損所造成的顯性遺傳性罕見疾病,這些患者的大腸、直腸會產生數百~數千個腺瘤性瘜肉,其癌化機率 21歲前7%,45歲前90%,50歲100%,是大腸癌的高危險、高風險族群,難逃大腸癌的侵襲,目前沒有有效藥物可治療。腸道菌eβG專一性抑制劑將可作為治療藥物,避免這些患者的瘜肉癌化而演變成癌症。

「經過六個月腸道菌eβG專一性抑制劑使用後,可以有效阻止小鼠腸道腺瘤性瘜肉發生,這給我們很大的信心」鄭添祿所長透露,目前此腸道菌eβG專一性抑制劑作為預防化療副作用與大腸癌,已經申請PCT專利合作條約、美國專利臨時案與台灣(中華民國)專利,同時正在進行作為大腸癌高危險群治療用藥的臨床前相關實驗,期盼早日成為罕見疾病治療藥物,嘉惠遺傳性大腸癌患者;未來更希望能與有興趣的廠商共同攜手合作,成為民眾生活保健食品,成為每個人的腸道健康守門員。


(發佈時間:2017-11-20)

上一則
回列表頁
轉寄   列印   分享
照片新聞
行政院長陳建仁參訪國發會「臺灣淨零願景館」
東京電玩展推手CESA來台 與本會共同為台日遊戲產業發展助力
大專資服競賽數位人才媒合會 獲企業和求職者肯定
台北市長蔣萬安出席夏日電玩展舞台活動
經濟部技術處邱求慧處長參觀InnoVEX
數發部唐鳳部長:集思廣益找到滿足需求並降低不信任感的解決方案
專題報導
影音專區
COMPUTOUR 2023 - COMPUTEX 2023年度創新解決方案速覽 with BC Award
InnoVEX 2023 新世代歐美EV創新論壇
InnoVEX 2023 亞洲智慧移動新未來論壇
InnoVEX 2023 新創競賽:頒獎典禮
InnoVEX 2023 新創競賽:決賽
InnoVEX 2023 元宇宙揭秘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