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具規模的物聯網產業展會!

台灣RISC-V聯盟林志明會長 : RISC-V,晶片自主的利器



歐盟和印度等各國政府部門積極扶植RISC-V發展,追求晶片自主。台灣RISC-V聯盟會長暨晶心科技董事長林志明表示,台灣擁有完整的半導體產業生態,政府可以參酌各國的推動模式,在晶片、AI、RISC-V的基礎上推動軟/硬整合,力促RISC-V技術的廣泛應用,達到發展以AI為基礎的系統整合的目標。

歐盟近年來推動基於RISC-V架構的晶片獨立計畫,以減少對外國半導體公司的依賴, RISC-V作為一種開放標準的指令集架構,讓歐盟得以在基於RISC-V的晶片開發基礎下,強化歐洲在半導體領域的自主能力。而印度則在政府政策和獎勵措施的鼓勵下,其本土SoC設計公司快速增加,已有新創公司推出基於RISC-V打造的單晶片系統(SoC)Secure IoT。

新冠疫情造成晶片短缺,連帶影響產業發展,各國政府開始體認到「晶片」重要性,加上在AI技術迅猛發展的浪潮下,開放標準的RISC-V架構正受到廣泛關注。林志明表示,RISC-V擁有足夠的能力來支持AI技術的各種需求,無論是大數據分析還是神經網路演算法,都可以利用RISC-V的特性來實現。

林志明指出,AI的發展可以分為三個主要方向:大數據處理、統計數學方法和類神經網路運算。以門禁系統為例,從傳統的電動感應開門到如今的手勢識別開門,這些應用都可以被歸類為AI技術的實例。然而無論是處理龐大的數據集,還是進行複雜的數學運算,RISC-V架構都展現出強大的潛力,能給予智慧應用上的支持。

「隨著AI技術的快速進步,對於運算能力的需求也會不斷提高。」林志明表示,摩爾定律曾預測每兩年計算能力會翻倍,但在AI時代,這一增長速度已縮短至每三至四個月。面對這一挑戰,無法僅依賴單一晶片來滿足需求,堆疊多顆晶片成為提升運算力的有效方法。RISC-V低功耗及高彈性和擴展性的特點,使其成為應對高運算需求的理想選擇。

AI技術的興起,台灣的半導體業界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儘管一些人對AI的未來持悲觀態度,但林志明認為,AI技術的發展已經持續了十多年,每年都有新的應用和產品問世,這顯示出AI技術的持久性和適應性。與過去的物聯網泡沫化不同,AI目前仍然處於持續增長的階段,未顯現明顯的泡沫化跡象。

談到RISC-V的優勢,林志明認為,RISC-V的開放標準特性使其在當前運算界中具有獨特的地位。與Intel和ARM相比,RISC-V不僅具有較小的技術包袱,還擁有更為靈活的架構及更大的彈性和創新空間。例如,RISC-V的Vector運算能力在處理大數據時顯示出了明顯的優勢,能夠提供更高效的運算性能。

「RISC-V的開放標準特性允許工程師根據需求添加自定義指令,這一點使其在適應AI技術的快速演變方面具有顯著優勢。」林志明強調,RISC-V的開放標準特性在全球範圍內獲得了廣泛的認可。與商業標準相比,開放標準不僅能夠促進技術的共享與合作,還能夠降低技術壁壘,推動行業的健康發展。這一點讓RISC-V在全球的關注度日益上升,並且成功吸引了眾多技術專家和公司參與。

然而,林志明也指出,儘管RISC-V在技術上具備了很多優勢,但在產業生態系統的建設上仍有待加強。台灣RISC-V聯盟正在致力於推動RISC-V技術的落地與應用,但在實際推廣中仍面臨一些挑戰。例如,RISC-V在應用於Android系統的過程中,仍需克服一些技術障礙和時間差。

林志明進一步表示,RISC-V的生態系統尚在發展中,目前主要集中在產業鏈的上游。要實現從設計到市場的全面推廣,仍需加強與OEM、ODM及IT產業的合作。具體而言,RISC-V在推出適用於Android的CPU方面仍有一些技術要求需要解決,這需要時間來完成相應的硬體和軟體配套。

結論是,隨著AI技術的進步和產業生態系統的完善,RISC-V的靈活性和開放標準特性使其能夠快速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有望在未來的科技領域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成為支持AI技術發展的關鍵驅動力。


(發佈時間:2024-09-19)

上一則 下一則
回列表頁
轉寄   列印   分享
照片新聞
數發部政次林宜敬(中)頒發獨立遊戲開發獎勵暨產品化加值計畫獎項
全力支持新創 本會何春盛常務理事出席InnoVEX 2024 Night Party
行政院長卓榮泰參訪2024 InnoVEX
本會在COMPUTEX、InnoVEX設置TCA 50展位 歡慶TCA 50周年
行政院長陳建仁參訪國發會「臺灣淨零願景館」
東京電玩展推手CESA來台 與本會共同為台日遊戲產業發展助力
專題報導
影音專區
2024 AI & Semiconductor Forum日本SEMICON JAPAN登場 臺日專家跨國分享半導體與AI應用
024 Taiwan Edge AI Day 研討會暢談 AI 2.0 時代趨勢 日本橫濱 Edge Tech+ 2024 展會風光登場
【未來科技不斷電】奈米高熵氧化物花卉發光技術之極光蘭花應用於室內減碳技術
【未來科技不斷電】多維奈米銀鍍層之可拉伸導電纖維應變感測器
【未來科技不斷電】全球首創以弱監督式多實例學習框架精準解析數位病理影像之基因表現及存活預測
【未來科技不斷電】多孔電極與非貴金屬觸媒:陰離子交換膜水電解技術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