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資訊月×臺灣教育科技展,7/4前參展報名!

2016發明展技術推薦系列報導(1)成功大學 - 居家服務型機器人


李祖聖教授開發的居家服務型機器人擁有能抓取物品的雙臂,並可依照指示者的手勢或語音進行動作。

從軟銀的Pepper、亞馬遜(Amazon )的ECHO到華碩Zenbo,機器人正在全球颳起旋風,而大家也都期待著,機器人將如何進入我們的生活,帶給社會什麼樣的新風貌。成功大學電機系特聘教授,同時也是前任台灣機器人學會理事長的李祖聖教授,其所開發的居家服務型機器人,也許可以讓我們一窺居家服務機器人的突出之處。

這個名叫May的機器人身高約150公分,重量約55公斤。擁有能抓取物品的雙臂和四輪驅動的底盤,能像汽車一樣以前輪驅動的方式前進外,機器人也能原地自轉或全向式平移,不受輪胎迴轉半徑限制,更能夠在多樣、狹小的環境中靈活移動。

李祖聖教授表示,機器人的應用環境相當多元,不同的服務內容必須賦予機器人有相對應的能力。May是居家服務型的機器人,家庭成員可以透過語音或手勢下達指令,如「請幫我拿桌上的可樂」,透過自我學習和路徑規劃能力,May可以精確地移動到位,伸出手拿取桌上的可樂,而非一旁的果汁。

近來Pepper進入銀行業、零售業的消息,民眾一方面好奇機器人所能提供的服務,同仁也擔心未來是不是會被機器人搶走飯碗。李祖聖教授認為,受到少子化影響,缺工是未來不可避免的問題,而機器人可以補足這樣的缺口。機器人做的是低階、危險的工作,其他少量多樣的精細技術或是需要判斷力的決策工作,仍然必須仰賴人來執行,「機器人是幫手,不是敵人。」

李祖聖教授舉例,台灣老年化、少子化情況嚴重,居家照護將成為年輕人沉重的負擔,但是看護工作內容辛苦,目前都是仰賴外籍勞工來協助,未來在法律完善的前提下,像May這樣的居家服務型機器人就可扛起照護的重任,減輕民眾負擔。

稱霸國際各大機器人競賽,獲獎無數的李祖聖教授,其所開發的機器人軟硬體多由自行設計撰寫,製造成本顯著低於目前市面上之服務型機器人,並且可依照不同應用之需求,修改硬體機構,並設計軟體功能,已吸引國內知名代工大廠上門接洽,台灣機器人產業有望在研發和製造接軌下,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發佈時間:2016-09-28)

上一則
回列表頁
轉寄   列印   分享
照片新聞
行政院長卓榮泰慶賀InnoVEX十周年
數發部政次林宜敬(中)頒發獨立遊戲開發獎勵暨產品化加值計畫獎項
全力支持新創 本會何春盛常務理事出席InnoVEX 2024 Night Party
行政院長卓榮泰參訪2024 InnoVEX
本會在COMPUTEX、InnoVEX設置TCA 50展位 歡慶TCA 50周年
行政院長陳建仁參訪國發會「臺灣淨零願景館」
專題報導
影音專區
【COMPUTEX 2025】AI NEXT FORUM- Cloud x Edge AI x Data Center (May 6th, 2025)
【COMPUTEX 2025】AI NEXT FORUM- Cloud x Edge AI x Data Center Highlight (May 6th, 2025)
2024 Taiwan Edge AI Day 研討會暢談 AI 2.0 時代趨勢 日本橫濱 Edge Tech+ 2024 展會風光登場
2024 AI & Semiconductor Forum日本SEMICON JAPAN登場 臺日專家跨國分享半導體與AI應用
【未來科技不斷電】奈米高熵氧化物花卉發光技術之極光蘭花應用於室內減碳技術
【未來科技不斷電】多維奈米銀鍍層之可拉伸導電纖維應變感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