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UTEX2025 開放參觀預先登錄
專題報導

2019創新發明館亮點技術報導

  • 越來越多的電動機車、電動巴士穿梭在大街小巷,而讓電動車大行其道的關鍵,就是鋰離子二次電池(Lithium Ion Secondary Battery)。電池管理系統是儲電系統的關鍵技術,關係儲能系統的安全與性能,而其中又以平衡系統最為重要。國立勤益科技大學先進儲能技術服務中心主任林正乾教授研發的「主動式放電平衡增程裝置及其控制方法」,能有效對鋰電池模組增程10%~15%與增壽5%~10%,可望對鋰電池應用帶來新變革。 「電芯是藝術,不是科學。」林主任表示,電芯的製造無法保證每一次、每一顆特性、內阻的恆定和統一,即使經過非常嚴謹的製程也不可能相同,再加上使用的歷程及老化的速度不同,其內阻的差異勢必存在,且差異可能越來越大。 而鋰電池普遍存在電池容量與內阻不一致的困擾,導致在充、放電的過程中,有些電池充、放電的速度較快,造成部份電池率先到達過

  • 無人機已被應用在許多領域,例如新聞採訪、勘查救災、商業運輸等等,無人機能做多大範圍的服務,續航力是重要關鍵。勤益科技大學管衍德博士團隊開發「無線充電 – 電容式無人機」裝置,能夠讓一顆120伏特的鋰電池在2分鐘完成充電,可望對無人機和無線充電的應用將帶來更多可能。 無線充電 – 電容式無人機裝置,是在無人機內部的控制單元安裝超級電容,並同時裝設無線充電接收器,而無線充電座則設有無線充電發射器。當無人機停靠或接近無線充電發射器時,就可透過非接觸式感應來進行電能傳輸,不僅於充電作業過程中更為簡易方便,且更有效快速進行充電作業,增加電源蓄電量提升無人機續航力,擴大實用功效特性。 管衍德博士表示,一般的無人機是採用柴油引擎或二次電池搭配馬達作為動力來源。柴油引擎的續航力將視燃油多寡而定,當燃油耗盡時,需補足燃料才得以繼續航行。其系統複雜,難以縮小

  • 船隻擱淺漏油污染海域,影響生態及產業的事件時有所聞,攔油索、吸油棉耗時費力,效果十分有限。研究奈米碳材應用多年的明志科技大學謝建國老師所開發的油水分離裝置,能100%將油水分離,期望在原油處理流程中參與試驗。 飛碟造型的裝置,在水中載浮載沉,能完全做到油水分離的關鍵,就在一片薄薄的黑色碳網 - 油水分離膜。謝建國老師表示,油水分離膜的本體是市面上常見的多孔結構不鏽鋼網,團隊利用簡單的化學反應,讓金屬氫氧化物沉積於不鏽鋼網表面上,形成催化層,進而在不鏽鋼網上生長出一根根奈米碳管,讓不起眼的不鏽鋼網立刻變身為能夠疏水親油的黑色碳網。 「不鏽鋼材質抗腐蝕、能承受衝擊,具高度耐久性,是在河川大海中使用的不二選擇。」謝建國老師指出,此油水分離裝置的結構製造簡便,適合大量生產,具有製程簡易,操作成本低廉,運用廣範等優勢,且能夠達到100%的優異油水分

  • 現代人生活忙碌、壓力大,目前台灣不孕症比率約為15%,而男女所佔之因素約為各半。清華大學曾繁根特聘教授團隊研發的精子分選器與精子分選方法,藉由已開發之精子分選晶片,可將男性不孕症患者的精子去蕪存菁,篩選出活動力較強者(前1%活動力精子),有效將人工受孕平均成功機率從20-30%提升至40-50%。 發明人之一的吳仁貴博士表示,該晶片能篩選出高質量比率精子的核心技術為透過特殊設計流道所形成的「逆流法」。以仿生概念,模擬輸卵管和子宮等人體結構,藉由入料處及出口處的所產生的液面差,讓流體具有適當的流速,能使具活力精子逆流在漸擴流道被收集,而低活動力甚至已死亡的精子,因無法抵抗流體速度,就會被沖至廢液槽,完成分選。 傳統的精子挑選,是仰賴醫護人員經驗法則來挑選符合標準的精子,一個案例大約需要兩三個鐘頭,不但耗時,且容易傷害精子,甚至造成精子死亡。

  • 隨著科技發展,國內PCB廠和封裝廠對高精度無光罩式UV曝光機的需求越來越高,然而相關機械設備均仰賴國外進口。成功大學聲光電暨奈微米結構實驗室李永春博士團隊積極耗費五年,在傑出的微透鏡陣列技術輔助下,研發出高精度無光罩式UV曝光機,將為台灣相關產業帶來轉型契機。 成功大學李永春教授表示,印刷電路板可分為高中低三階,線寬從25、50到75mm,團隊發現從封裝到高階的PCB之間有很大的需求缺口未被滿足,綜觀現有的黃光微的UV曝光技術,不論是進階光罩或投射霧鏡光罩,都是不可或缺。但隨著產品越來越複雜,技術門檻也越來越高,無光罩UV曝光機也就越來越受到重視。投入五年時間,希望發展出屬於台灣的無光罩式UV曝光機。 據了解,已有PCB業者不再採購傳統光罩式曝光機,封裝大廠日月光也開始引進高精度無光罩式UV曝光機來做3D IC封裝。目前高精度無光罩式UV

  • 水資源不足、水汙染等問題造成某些落後地區幼童死亡率偏高,如果有經濟實惠的解決方案,相信將能改善現行問題。由成功大學王鴻博教授團隊研發出的「逆滲透廢水回收再利用之方法與設備」能將現行RO逆滲透設備所產生的廢水再次回收處理,大幅減少廢水的排放。 王鴻博教授表示, RO逆滲透被廣泛應用在半導體、電鍍、餐飲等領域,然而在RO逆滲透中,要獲得一份的純淨水,需排放三份的廢水,是相當可惜。 「逆滲透廢水回收再利用之方法與設備」的關鍵技術是以新穎類薄膜電容去離子方法,採用SGO (sulfonated graphene)包夾活性碳,同時施加電壓使水中正、負離子分別電吸附( electrosorption),達到分離不需要之離子(例如:飲用水中多餘之Mg2+、Ca2+或其他微量毒性金屬離子使原應被排放之RO廢水可循環再利用。 有別於傳統處理電鍍廢水的

  • 離岸風電是國家能源政策發展要項之一,面對國內極端環境的挑戰以及技術、產業的需求,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研究所自2005年開始即積極投入風電等新能源研究,期盼以台灣特殊地理環境開發風電的特殊經驗,建立起離岸風機固定式水下結構承受極端環境作用的工程技術,攜手業界發展台灣風電產業鏈。 核研所長期結合學界研發能量,建立風力發電基礎技術底蘊來滿足國內應用需求。從小型風電開始,自主研究開發包括3KW、25KW及150KW的中小型風機,並從設計、組裝到測試,自主打造風力園區使其成為國內產官學研各界之共同技術研發平台。 黃金城組長表示,在離岸風機系統技術研發方面,離岸風機系統可分為風機本體和水下結構兩大部分,水下結構相當倚賴本土化,而離岸風機固定式水下結構承受極端環境作用之工程技術開發,便是希望能針對離岸風機系統與水下結構,在考量國內地震與颱風環境影響下,能夠

  • 國立中興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特聘教授溫志煜博士研究團隊與臺中榮民總醫院胸腔內科吳明峰博士合作,提出平衡調控背負式點滴架的裝置及方法,獲得中華民國發明專利,除了在國外展覽會及論文發表外,也著手在台中榮民總醫院進行臨床驗證,未來可將這項技術技轉在醫護產業應用上,具有相當大的發展潛力。 溫志煜博士表示,點滴架是施打點滴輸液必備的支撐工具,現有的點滴架除床頭固定式外,另有滾輪式可供移動使用。但現有點滴架架體過長且具有相當之重量,當路面不平以及上下樓梯,都相當不便。觀察到許多病患須推著點滴架上下樓梯,來回各診間或檢查室,於是思考是否能設計出兼顧便利性、安全性的點滴架。現有固定式點滴架(含滑輪)不具移動之敏捷與便利,而較新之創作如肩負式(或移動式)等雖具有移動之功能,卻無法隨姿勢作修正,因此當使用者進行向前彎腰等動作時,點滴架會隨之傾斜,進而減少輸液管路之高度

其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