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UTEX2025 開放參觀預先登錄

發明展技術推薦系列報導(4)高雄醫學大學-開發治療近視的微小RNA眼藥水



近視是近代最常見的眼睛疾病,且為失明及視力障礙的主因。亞洲是近視好發地區,台灣人口近視盛行率甚至高達85%,歐美學齡人口也約有30%近視。高度近視易引起多種嚴重併發症,如視網膜剝離、青光眼、黃斑部病變及早發性白內障,嚴重會導致失明,但是目前藥物治療不佳,預防惡化醫療方式有限,因此有新藥市場需求。

領先全球 高醫大發現微小RNA可控制部分近視相關基因群持續作用
高雄醫學大學卓夙航教授帶領研究團隊,在進行近視相關基因研究時,發現微小RNA-328可以控制幾個與近視相關的基因群,因為卓教授研究團隊對微小RNA(Micro Ribonucleic Acid,縮寫為miRNA)有相當多的經驗,認為這一群近視相關的基因有可能被某些微小RNA所控制。

卓教授表示,「打個比方來說,如果把一個基因比喻作為一個工人,當我們在找工人來執行工作,發現這群工人其實是有一個工頭來管,而工頭可以決定工人工作內容執行與否,那就可以直接跟工頭討論工作內容(基因表現),不需要跟個別工人分開討論。而微小RNA就是扮演工頭的角色,控制一群基因(工人)」。

因此微小RNA-328就是以上述想法出發而發現。這項重大的發現是領先全球,因為在卓教授團隊首度發表相關微小RNA研究報告兩年之後,美國加州大學才跟著發表這樣的發現。

動物實驗已證實抑制微小RNA-328可有效降低近視度數增加
目前針對近視度數增加控制方面,常見的為短效散瞳劑持續施用,或者是透過配戴角膜塑型片的方式,皆為利用化學性或物理性的方式來減緩近視相關生物症狀之惡化,容易因為中斷治療而造成近視症狀持續惡化。

若透過施用抑制微小RNA-328的眼藥水,由於是直接調控與近視相關的基因群,因此降低近視度數作用更為顯著。以現階段的老鼠及兔子實驗數據來比較,若是換算成人類來計算,沒有用藥的對照組每年大約增加近視度數150度,使用目前研發的實驗性眼藥水藥物,可以讓每年近視度數的增加不超過20度,藥效令人十分滿意。並預估光是台灣,一年就有約新台幣224億元的新藥市場規模。

治療方式過於新穎 人體實驗法規要求限制仍多
新藥開發至今,卓教授也不諱言指出,雖然在技術上有所突破,但仍有不少困難需要面對。首先是藥物的研發牽涉範圍很廣,除了需要有不同領域的人參與跟龐大資金的持續挹注,不僅過程需要符合法規,還要有研發的主持人必須投入相當多的精力與時間,而最大的困難點應該是在國內缺乏完整新藥研發的人才和經驗,對於眼藥水的新藥開發經驗就更少了,因此很多事情要做邊做邊學。

其次是以調控微小RNA為原理所發展的新藥,在全球都是屬於新一類的藥品,因此大家經驗很少,法規部門更是完全沒有經驗,而法規單位的建議有可能過度保守,會造成浪費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在做沒有必要的事情上,不僅增加新藥開發所需流程,對於近視這種多基因性表現且不可逆的疾病而言,反而是增加患者後續治療所需成本,對全民健保或商業醫療保險而言造成不利的局面。

參考網址:開發治療近視的微小RNA眼藥水技術內容

(發佈時間:2015-10-02)

上一則
回列表頁
轉寄   列印   分享
照片新聞
數發部政次林宜敬(中)頒發獨立遊戲開發獎勵暨產品化加值計畫獎項
全力支持新創 本會何春盛常務理事出席InnoVEX 2024 Night Party
行政院長卓榮泰參訪2024 InnoVEX
本會在COMPUTEX、InnoVEX設置TCA 50展位 歡慶TCA 50周年
行政院長陳建仁參訪國發會「臺灣淨零願景館」
東京電玩展推手CESA來台 與本會共同為台日遊戲產業發展助力
專題報導
影音專區
【COMPUTEX 2025】AI NEXT FORUM- Cloud x Edge AI x Data Center (May 6th, 2025)
【COMPUTEX 2025】AI NEXT FORUM- Cloud x Edge AI x Data Center Highlight (May 6th, 2025)
2024 Taiwan Edge AI Day 研討會暢談 AI 2.0 時代趨勢 日本橫濱 Edge Tech+ 2024 展會風光登場
2024 AI & Semiconductor Forum日本SEMICON JAPAN登場 臺日專家跨國分享半導體與AI應用
【未來科技不斷電】奈米高熵氧化物花卉發光技術之極光蘭花應用於室內減碳技術
【未來科技不斷電】多維奈米銀鍍層之可拉伸導電纖維應變感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