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AI創新獎 徵件全面啟動!5/30前熱烈徵件中!

高雄智慧城市展趨勢論壇聚焦城市對抗氣候變遷趨勢


(由左至右)工研院產科國際所(ISTI)洪于展分析師、中興電工機械陳建豪策略長、能源科技陳文勤副理、亞洲.矽谷計畫執行中心行政長李博榮、車王電子蔡裕慶董事長、庫得科技楊孜仁總經理。

因應全球2050淨零排放趨勢,產業與政府透過發展新能源與再生能源應用進行能源轉型,以符合ESG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已成為各行各業面臨的重大挑戰,更是台灣科技產業未來商機。由於氫能同時具備發電與儲能角色特性,如何透過包括氫能、太陽能、風能等各類新能源應用,減少城市交通運輸碳排,更成為各大城市智慧移動與再生能源重要政策。

為協助臺灣產業切入智慧移動與新能源生態系,拓展淨零轉型商機,由國發會指導,亞洲.矽谷物聯網產業大聯盟、COMPUTEX、InnoVEX 主辦「智慧移動新生活.能源轉型新商機」趨勢論壇,於3月22日假高雄智慧城市展一樓北館會議室辦理。現場吸引來自南台灣各類產官學相關人士,與會專家聚焦在「能源韌性」、「淨零轉型」兩大主題趨勢,為城市交通運輸與產業節能商機找出新面向。

亞矽3.0將整合政府與民間力量 加速推動新創與海外市場、技術、人才對接 拓展國際商機
亞洲.矽谷計畫執行中心行政長李博榮致詞時表示,國發會亞洲.矽谷計畫是5+2產業創新計畫的旗艦計畫,主要有兩個政策目標,第一個是推動物聯網相關產業發展,第二個就是推動台灣創新創業生態系。亞洲.矽谷計畫執行中心是平台,協助串接相關資源,所以在2019年成立亞洲.矽谷物聯網產業大聯盟,包括各類公協會與大小型廠商,目前已經有超過430家相關業者。

李博榮指出,亞矽近來積極推動智慧城市與應用落地,因為可以同時達到亞矽計畫兩個目標,讓新創共同參與。亞矽從2016年1.0開始,現在要邁入3.0,之間的差異用一句口號來解釋最容易理解,那就是「從Startup、To SpeedUp、到Scale Up」的過程。1.0是打底,從市場、資金、人才、法規等方面向新創提供協助;2.0是透過各種方式協助新創加速,包括在中央政府、地方、學校的各種加速器,並且有不少新創在此階段利用疫情期間的供應鏈重組改變,出國尋找更多機會;由於台灣在發展半導體與AI有很好的基礎,也剛好站在風口浪尖上,因此亞矽在3.0將採用比較創新的做法,包括在海外(如矽谷、東京、南向國家)設立幾個據點,可以提供技術、人才與市場的對接。

李博榮認為,由於國際局勢與產業變化很快,亞矽希望透過結合政府與民間的力量,一起來推動。亞矽也希望透過在高雄辦理各樣活動,讓高雄成為推動智慧城市的示範場域,同時也能夠成為邁向國際與南向輸出的前進基地。

氫能源電動車將以智慧移動淨零轉型面向 拓展以城市治理為核心的淨零運輸商機
在「全球新能源車輛減碳商機」演講中,工研院產科國際所(ISTI)洪于展分析師指出,全球道路運輸年碳排達60億噸,2030年歐盟要求新能源載具占比要到60%以上,低排放汽車與卡車將優先擁有道路使用權。而1,300萬個現有產業工作機會,也將轉換到900萬個新生態系工作崗位,因此當城市在淨零轉型過程中,勢必造成相關產業工作變動。

洪于展表示,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售突破兩千萬輛,總占比超過25%,其中純電車(BEV)增加 235 萬、油電混合車(HEV)增加 171 萬、插電式油電混合車(PHEV)增加 129 萬;以汽油為主要動力來源的HEV,已陸續被先進國家排除在淨零目標外,而PHEV的引擎視為馬達/電池動力增程器,與使用氫能源的燃料電池車(FCEV)引擎作用雷同。三電系統、燃料電池系統、儲氫系統是氫能電動車三大關鍵技術與成本構成部件。

考量燃料電池成本與市場規模,洪于展認為淨零運輸將會是氫能源電動車現階段主要商機,因為對於公路運輸服務業者來說,純電動車電池淨重特性無法符合長途運輸與重載車的需求,氫能反而能解決載重問題,因此商用中大型氫能電動車成為最佳選擇。在美國交通部所發布「國家運輸部門去碳藍圖」中,FCEV被明確定義主要使用在長途重型貨運中,滿足長續航、快充能的使用情境,包括韓國、日本也都大力發展重型氫能電動車與所需儲氫/加氫設備,解決公路運輸相關淨零排碳需求。

氫能已經改變世界 氫能載具將在智慧城市利基市場獲得淨零商機
在「全球氫能載具發展現況」專題演講中,中興電工機械陳建豪策略長提到氫能已經改變世界,包括日本在國家戰略更新中計畫對氫能投資超過一千億美元,美國公布國家清淨氫戰略和路線圖,印度政府設定行業使用綠色氫目標、印度石油公司將在所有煉油廠建立綠色氫工廠,POSCO集團將在澳洲投資400億美元也包括煉鋼用氫氣,中油董事長李順欽更以「得氫能者得天下」說明石化業者對於氫能的期待。由於氫能具備去中心化、零碳排、儲存且攜帶方便等三大特性,因此被視為終極環保能源。

陳建豪指出,中興電工旗下的恆星氫能從台灣氫能技術出發,專注於利基市場,建立台灣唯一燃料電池量產線,具備高系統耐用度、低製造成本優勢,提供全球唯一可量產化燃料電池機車系統,獨特的低壓充氫機-氫氣罐,交換只要30秒,大幅縮短充氫所需時間,更建立台灣唯一完整燃料電池設計開發量產測試程序。除了推出並聯可達3~100kw的氫能發電機,以及全球唯一零碳排家用發電機,更同時具備兩輪、三輪、四輪電動機車生產能力,可依照客戶需求設計客製化氫能載具。;現階段,中興電工兩輪電動機車已可量產並與中油策略合作;三輪氫能電動機車則已獲得印度市場興趣,預計將在2024年與合作夥伴推出氫能巴士原型車。

利基型超高性能圓柱形鋰離子電池 可為高階超跑與先進空中載具提供新動力
在「電動力未來: 高階超跑與航空用之超高性能鋰離子電池」演講中,能源科技陳文勤副理表示,因應2050淨零排放趨勢,全球電動車採用鋰電池市占率持續攀升,電動載具應用也深入大眾生活,更成為智慧移動主流。然而更多歐美廠商對載具電動化的進程,已推進到航空領域與超跑車款,如先進空中載具(eVTOL)、高階超跑等電動載具。由於能源科技本身掌握開發鋰離子電池關鍵材料與技術,因此針對未來載具需求,持續開發超高性能圓柱形鋰離子電池,希望在未來能達到電力輸出超過120W,充電循環次數從一千次提升至四千次,快充溫度差可以從5度提升到8度。

陳文勤指出,超高性能圓柱形鋰離子電池聚焦於利基型市場,主攻電動超跑、電動賽車與先進空中載具(eVTOL),相關應用情境對於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充放電率及耐熱性要求更高,不只要求增加放電能力、縮短充電時間,而且要提升鋰離子電池循環壽命,以符合情境需求,因此必須要透過製程與材料的改進,才能達到高放電能力、高充電電流與高循環次數。在2022年英國爬坡計時賽中,凌駕多台世界知名超跑奪得冠軍的頂級純電賽車McMurtry Spéirling,就是使用能源科技超高性能圓柱形鋰離子電池。也因為超高性能圓柱形鋰離子電池的優異表現,能源科技已經成為多家歐美未來空中載具eVTOL品牌指定電池供應商。

電動巴士將是城市零碳排巴士採購新主流 電能服務將可提高客運業者電力需求彈性
在「智慧電動巴士低碳新未來」演講中,車王電子蔡裕慶董事長特別強調,城市淨零轉型過程中,公共運輸電動化是非常重要的項目,因為石化重工業能源會帶來重金屬排廢問題,而低碳潔淨再生能源則能大幅降低相關可能汙染影響,因此全球電動巴士市場將快速成長。目前全球巴士新車市場預計將以10%的年複合成長率增加,預估2029年銷售可達17萬輛。全球C40城市聯盟已擁有97個參與成員城市,承諾在2025年前改用「零排放」汽車,而目前在這些城市中有超過6.6萬輛電動巴士在運行中。

蔡裕慶指出,華德電能電動巴士在台北市、新北市、高雄市等臺灣各縣市場域,擁有不少營運實績,單單在臺灣市場就交貨超過500輛,近年來更擴展美國、日本、印尼、越南、印度、馬來西亞、巴拉圭等海外市場。由於華德電能擁有多樣核心技術,因此是以電動車合作生態系方式拓展各國市場,並推出各類電動巴士創新服務(移動、低碳、零排、寧靜、電力)。此外,華德動能以ECAS(電能服務、充電基建、自駕聯網、服務模式)發展電動巴士服務。不僅透過汰役電池梯次利用方式,將汰役電動電池轉應用於儲能市場,並提供對應碳權綠色金融解決方案;也擴展充電站基礎建設,並透過智慧充電排程方式,降低客運充電站尖峰用電量50%以上,降低契約用電。更在七米中電巴中導入自駕聯網應用,透過AI、5G與C-V2X技術,運行自駕中電巴,,減少軌道架設成本與時間。更能以不同服務模式,與全球電巴業者進行合作,提供各地業者研發、生產與售後服務解決方案。

以「開放式電動車平台」提供彈性空間 創造「台灣設計、在地生產」新造車垂直分工模式
在「打造電動車整合新商模」演講中,庫得科技楊孜仁總經理認為「開放式電動車平台」是未來也是趨勢,更是加速電動車普及的關鍵。Cruise10關鍵技術主要來自於X-Gene 20年來服務世界各國主要車廠之經驗,累積整車規劃設計能量,近10年先後完成多項電動車整車設計Phase 1研發成果,具備整車規格參數之經驗,整合各系統規格與設計開發流程與各合作夥伴共創車電市場競爭力。

楊孜仁表示,庫得科技的純電動物流車底盤X-Platform,設計理念如同電腦主機板,全新定義了電動物流車該具備的產品屬性。除了空間與性能的優勢外,智慧座艙使車隊管理及駕駛環境融為一體,展現台灣ICT產業與車輛產業系統整合成果。X-Platform採用垂直分工的造車思維,提升零部件模組化共用率,提供車身、車體打造更多的彈性及物流業品牌功能化的訂製空間,還可拓展不同的商業用途,包括小型客運巴士及多功能廂型車等,進而催生出優秀系統供應商。

為城市與產業提供智慧移動淨零轉型 確保能源韌性 將是臺灣廠商新能源可行商機
在「新能源趨勢 台灣機會與挑戰」專家座談中,與會專家講者共同分享臺灣廠商如何在2050淨零排放趨勢中,透過臺灣ICT產業優勢,布局智慧移動淨零轉型商機,尤其是氫能、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技術持續成長,ICT系統可透過各種能源混合搭配使用,結合智慧能源管理與儲能裝置,可有效提高城市與產業能源韌性。而政府推出的「12項關鍵戰略行動計畫」,搭配亞矽3.0方案,可作為臺灣相關業者策略規劃與落地驗證重要方案,甚至結合綠色金融,加速拓展海外市場。

■《關於COMPUTEX TAIPEI》
COMPUTEX TAIPEI是台北市電腦公會施振榮理事長任內開辦及命名,1985年邀請外貿協會共同主辦。InnoVEX是兩會2016年開辦的新創展會。

■《關於InnoVEX》
InnoVEX為台北市電腦公會及外貿協會於2016年共同創辦的新創展會。InnoVEX搭配COMPUTEX數萬家資通訊製造商與國際買主,打造出全球唯一可同時媒合國際資金、企業創投、製造夥伴、市場通路、媒體資源的平台,也因位於亞洲地理樞紐,吸引全球新創團隊來台尋找商機,已成為國際矚目的亞洲指標新創平台。


(發佈時間:2024-03-22)

上一則 下一則
回列表頁
轉寄   列印   分享
照片新聞
數發部政次林宜敬(中)頒發獨立遊戲開發獎勵暨產品化加值計畫獎項
全力支持新創 本會何春盛常務理事出席InnoVEX 2024 Night Party
行政院長卓榮泰參訪2024 InnoVEX
本會在COMPUTEX、InnoVEX設置TCA 50展位 歡慶TCA 50周年
行政院長陳建仁參訪國發會「臺灣淨零願景館」
東京電玩展推手CESA來台 與本會共同為台日遊戲產業發展助力
專題報導
影音專區
2024 Taiwan Edge AI Day 研討會暢談 AI 2.0 時代趨勢 日本橫濱 Edge Tech+ 2024 展會風光登場
2024 AI & Semiconductor Forum日本SEMICON JAPAN登場 臺日專家跨國分享半導體與AI應用
【未來科技不斷電】奈米高熵氧化物花卉發光技術之極光蘭花應用於室內減碳技術
【未來科技不斷電】多維奈米銀鍍層之可拉伸導電纖維應變感測器
【未來科技不斷電】全球首創以弱監督式多實例學習框架精準解析數位病理影像之基因表現及存活預測
【未來科技不斷電】多孔電極與非貴金屬觸媒:陰離子交換膜水電解技術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