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3千億商機 全場首場電玩盛會開放參展報名
專題報導

聽聽產業重量級人物怎麼說

  • 期待政府「做以前做不到的事、解決以前不能解決的問題」,本會理事、凌群電腦劉瑞隆總經理建議,政府若能合理、合法地貫徹落實政府採購法第101條停權規定的修法,必能讓業界感受政府積極改善整體採購環境的善意。同時針對來台就學有成的東南亞學生,提供從工作簽証、長期居留、甚至移民簽證的完整攬才、留才措施,以成為政府新南向政策的重要基礎。 為有效整合產學資源,協助台灣面對未來如人工智慧等發展趨勢,劉瑞隆總經理也建議,應善用如電腦技能基金會等人才訓練機構,邀請學有專精的老師針對重要議題開課,將可透過產學間的瞭解,更有效促進雙方的合作。 以往劉總經理一直不遺餘力地為資訊服務業者爭取更完善合理的經營環境,如在資訊軟體協會理事長任內,即和本會共同進行攸關資訊服務業發展的採購法第11、52、63等條文修訂,並於民國100年成功修法完成。近來劉總經理也代表資服業者

  • 本會今年適逢成立40周年,特走訪歷任理事長,請益他們對ICT產業未來發展的真知灼見,以下是訪談的精華摘要: 第10,11屆黃崇仁理事長談產業(任期2001~2007)(右) 大陸發展半導體產業始終有困難,我不認為是錢的問題,而是整個管理體系,但大陸半導體產業已有不同策略,如在竹科及內科設公司,用台灣工程師做設計,拿到大陸用, 半導體業在台灣還是很有競爭力,除了代工,也能幫客戶做design,可不要求客戶用標準型的platform,如力晶發展出一個新的記憶體設計代工Model,與前3大DRAM廠生產標準化產品做區隔,所以許多要特別design的客戶都主動找來! 目前下游需求主要來自穿戴式、物聯網應用所需要的小容量記憶體晶片。 台灣在pc時代百花齊放,那個時代大家都有機會,但這個時代過去了,現在台灣不行只守著代工模式,台灣

  • 本會今年適逢成立40周年,特走訪歷任理事長,請益他們對ICT產業未來發展的真知灼見,以下是訪談的精華摘要: 第6,7屆侯清雄理事長談產業與公會(任期1989~1995) ICT產業過去的火車頭,是1982年IBM的pc採用open System以後,pc產業就起來了,這個火車頭到現在已經轉到智慧手機、平板電腦、還有各種攜帶型的裝置,網路跟雲端的興起也改變了運用架構,所以在新趨勢下競爭越來越激烈,產品也不斷推陳出新,產品週期也越來越短,但這個挑戰也是機會,貼近市場,不斷創新的人,還是會有很大的發展,就以物聯網來講,這裡面就有很大商機。 TCA可以幫助業者做很多事,很重要的就是做好對政府產業發展的建議。TCA應該協助業者更深度的國際化,過去狹小的國內市場及被動式外銷出口,應該轉變為深耕市場、掌握先機,從市場開發、生產、甚至研發的在地化,

  • 本會今年適逢成立40周年,特走訪歷任理事長,請益他們對ICT產業未來發展的真知灼見,以下是訪談的精華摘要: 第3屆林榮生理事長談產業與公會(任期1980~1983)(右) 台灣整個產業早期以代理為主,後來pc廠商進來,到今天開始往IOT物聯網走,我覺得有兩個方向,第一是整個產業會被regional化,因為以前就是一個pc全世界打到底,做IOT的話,會有區域性,區域性就會有國家性,在國際上要讓我們的會員有機會透過公會,到當地去深耕發展。 另外一個呢,要強調系統化的能力,因為台灣過去在全球ICT的發展,雖然扮演重要角色,但在產業價值鏈裡面算是處於比較不是重要關鍵的位置。大家都知道賈伯斯,把整個產業做了很大的調整,這個調整如果認真去看,就是不能只focus在device,一定要focus在total solution,total sol

  • 【本會訊】103年資訊月於11月29日盛大登場,本會理事長童子賢於開幕當日接受媒體採訪表示,台灣的法規環境,應該要促使網路應用面成長,讓「資訊應用解嚴」。 童理事長舉例,以現在最夯的4G網路來說,3G就像鐵路電氣化,4G就像是高鐵,不管是高鐵還是鐵路電氣化,有了基礎建設,應加速脈絡的建設,台灣的法規環境,應促使網路應用成長,讓「資訊應用解嚴」,太多限制、應用不方便,讓4G高速應用鐵路沒有應用,就會造成4G網路基礎建設的浪費。 他並指出,台灣在全球資通訊產業領域,本是生產、製造、設計的大國,在資通訊應用,就像是網路交易平台,相關立法應該要更加改善,法規的不完備,拖累台灣網路交易平台應用的競爭力,以第三方支付來說,講了多久卻都無法實現,導致空有基礎建設,相關軟體或應用卻無法配合。 他表示,未來台灣有很大商機,挑戰也無所不在,台灣更應該結

  • 【本會訊】未來物聯網80%的價值將來自應用服務和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目前價值最高的部份是應用服務,可以靠提倡新一波的創業來發展。對台灣更重要的則是PaaS,呼籲應群策群力發展具有串接應用服務和硬體裝置能力的PaaS,讓台灣發展物聯網產業更為快速。 台灣長期浸淫在資通訊硬體領域,生產未來物聯網所需的各種硬體裝置,無庸置疑具有相當的優勢,同時以往台灣資通訊產業能快速因應市場需求,也就在於具有完整的產業價值鏈。 如今在物聯網提供應用服務的企業,絕大多數可能規模都不大,對於應用服務所牽涉到的平台開發、資料管理、資訊安全等,全部自已動手的困難度也比較高,而硬體廠商恐怕也施不上力。 此時能協助物聯網應用服務開發者,進行應用系統開發、部署、管理等的PaaS,就能發揮加速物聯網應用服務發展的功能。許多國外的企業能

  • 2007年華碩施崇棠董事長讓以人為本的設計思維,在華碩內部普及、深化。這種設計思維提升了華碩在創新上的「打擊率」,也成為華碩的重要資產。到2011年華碩安然渡過金融風暴後,提出先追求完美體驗、再講求成本的轉型策略,「因為沒有完美體驗,成本就沒有意義」。 華碩解讀設計思維,是涵蓋設計力、技術力、管理力。 有意義的創新都來自生活,或者是解決生活中的困擾、或者是解決生活上的不方便、或者是增進生活的進步,這些都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感覺到產業還有很多地方是需要改善,華碩提出以人為本,更進一步說,就是以人們的需要為本。 所以設計力的體現,就是能不能為產品服務的族群著想,有沒有敏銳的觀察、可不可以設身處地,進行借位思考,常常就是讓創新具有意義的第一步,讓創新有比較強的「打擊力」。 技術力則是讓有意義的創新,得以執行,更重要的是,執行的結果是

  • 在Open Data跨域整合年會當中,邀請到和沛科技翟本喬總經理以「挑戰巔峰,實現Open Data創新創業藍圖」發表主題演講,而大數據(Big Data)是現在熱門議題,因此翟本喬從Big Data與Data的差異,以及大數據應用特性,進一步分析到專業服務才是雲端運算能賺錢的真正核心。 大數據與數據的差異性 大數據(Big Data)跟標準數據的有四大差異,可以分成四個V,分別是Volume(數據量)、Velocity(數據進來速度)、Variety(數據來源格式)、Veracity(數據準確性)。也就是說,大數據的特性就是數據量大,數據進來出去速度快、數據來源格式不確定、數據量大會有錯誤數據夾雜在內。所以簡而言之,大數據是用一般常見的資料庫軟體無法處理。 大數據 vs. 專業服務 在大數據時代,需要有足夠的伺服器、足夠的資料量與處

  • 目前如雲端應用、物聯網(IOT)、智慧辨識,乃至於智慧城市等未來發展看好的領域,相互之間都是息息相關,投入的廠商也多有重疊,應該群策群力,爭取在台灣擁有業界整合後,共同練兵的場域,進而開拓包括大陸在內的市場。 善用ICT發展智慧節能 就以政府推動雲端產業來說,選定了多個應用領域的雲端應用,雲端應用服務聯盟也因此蘊育而生,希望能藉由這些雲端應用延伸出來的商機,幫助相關的廠商掌握商機。未來政府看好智慧城市的發展,也正可思考讓先前的雲端應用擁有發揮空間,對智慧城市提供一些貢獻。 目前台灣在如交通等各項民生議題上,都有不錯的案例正在進行。其中智慧節能議題如能善用ICT的力量,每投資一份的力量在相關ICT領域,應該能在節約能源上,獲得數倍的回報,這也是接下來可以透過業界相互結合的力量,能替社會做一些事,讓業界獲得發展空間的方向。 讓最有利標

  • 全球學習華語文持續成長的趨勢,是無庸置疑,更希望在未來台灣華語文學習產業的發展過程中,能有對這個領域感興趣的大廠共同參與,以協助目前規格較小、資源不多的產業能破繭而出。 耕耘需時間 利基要分明 教育市場不同於一般消費產品,要想讓使用者能真正接受,必須經過頗長的一段時間經營,甚至好的產品不見得能順利搶進市場,因為使用者可能已在先前的產品上,投注許多精力,不見得會輕易轉換。 而且學語文一如其它學習產品,因著使用者的年齡、學習方式、地域等不同,可以分隔成許多細分的區塊,每一個區塊都有自己的特性,但以往台灣廠商受限於規模,較不易針對不同區塊發展出具利基特色的產品。 即使以中國大陸的孔子學院來說,主打的免費策略,也可以說是一種市場利基,在近年來積極延聘專家,希望打造出真正符合市場的產品下,對台灣產業難免將造成影響。台灣華語文學習產業要能走

  • 面對七月底即將登場,具有下半年資訊市場買氣指標意義的台北電腦應用展,所帶來的手機、筆電換機潮趨勢,華碩聯合科技總經理林福能日前接受台北市電腦公會新聞中心專訪表示,追求效率是換機潮發生的關鍵因素,而變形與雲端則是提升效率的最佳手段。 以下為專訪全文: ●XP停止支援 開始帶動下半年筆電成長力道 當微軟在4月8日正式宣佈XP停止支援後,因自動更新全面停止,基於安全性與穩定性的考量,無論是家用、專業或商用NB上都有一定的換機效益推升。由於華碩筆電在各尺寸、規格以及價位帶都非常齊全到位,不同需求的消費者都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產品,在下半年度的成長力道目前看來是非常具有動能的。 ●新雲端時代來臨 手機、平板全面升級4G LTE應對 台灣4G開台,各家電信業者都非常積極,預估半年到一年內整體覆蓋率會非常好,對於4G LTE的手機、平板都有

  • 在具今年下半年3C市場買氣指標意義的台北電腦應用展開展前夕,上任不久的宏碁台灣區營運總部總經理黃鐘鋒,在接受台北市電腦公會新聞中心專訪時指出,樂觀看待下半年的市場景氣,以宏碁產品領先市場的規格和服務,也有信心可以脫穎而出。但針對備受關注的換機潮,還有待業界共同努力,喚起占台灣絕大多數的中小企業換機需求。 以下為專訪全文: ●景氣明顯看好 換機潮仍有努力空間 從今年2、3月份以來,一些以科學園區廠商為客戶的系統整合(SI)業者,就已明顯感受到園區內廠商對生產力工具,如電腦等相關設備的需求增加。同時,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近來一直處在接近60%的高檔,都在在表明整體市場景氣不錯。產業界發展的好,自然對於帶動消費市場也有幫助。 至於因微軟全面停止支援XP,可能在下半年成為市場動能的換機潮,由於台灣絕大多數都是中小企業,許多

  • 本會童子賢理事長4日指出,政府應重點應用能掌握的有限資源,能扮演火車頭角色的4G智慧行動商務應用服務,正是值得政府列為重點的項目。 童理事長是受邀在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舉辦的「2014中小企業 4G智慧行動商務高峰論壇」中,進行專題演講,探討未來如何應用4G服務與高質化行動科技,創造無所不在的智慧行動商務應用服務。 他開宗明義就點出,根據天下雜誌最近的資料,其實就台灣政府能 運用來自稅收的資源,僅能算是「小政府」,必須思考如何有效地應用這些有限的資源。 回顧台灣過去資通訊科技產業的發展,童理事長認為,無庸置疑是製造和研發的大國,但從來就不是應用的大國。今年6月,台灣進入4G行動時代,將可提供一個讓台灣朝向強調應用的發展方向,中小企業也能在這樣的轉變中,擁有發揮的空間,是政府應列為重點的項目。 在從製造、研發,更進一步往應用邁進的同

其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