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傑出資訊人才系列報導-黃有評
AI人工智慧的發展與普及,使類神經網路(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的應用受到矚目,
讓博論主攻類神經網路系統的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校長黃有評,在網路與電腦晶片效能大幅提升的背景下,再加上人工智慧與大數據研究蓬勃發展,得以將研究主題聚焦在AI與IoT技術整合,並應用在健康照護系統設計、細微瑕疵影像檢測與分割、農漁業省成本與自動化控制等三大領域,獲得傑出資訊人才的肯定。
「有機會進一步深耕類神經網路、模糊系統及智慧型控制,以科技協助解決產業在實務應用面臨的議題,讓團隊更了解產業需求,在研發上更為積極。」黃有評表示,澎湖週遭水域有許多海上箱網養殖業者都尚未導入AIoT相關技術,期盼能落實並完善「智慧養殖」技術,成為澎湖科大的發展重點與特色之一,讓業界只要提到「智慧養殖」技術,便會以國立澎湖科技大學為首選。
一方面專注於將AIoT發展為落地使用系統,強調AI在資訊領域、智慧養殖、鳥類科普教育的應用外,一方面積極培育人才的黃有評指出,科大學生具有術科與動手實作能力較強的優勢,鼓勵、輔導學生參與各項競賽,有助於培養其整合跨領域知識、團隊合作精神、用淺顯易懂的方式報告作品內容能力,甚至願意主動追求相關學理與專業知識,這對專業人才的養成,是重要的過程。
黃有評坦言,指導學生參賽要花很多心力,從確定參賽後,包含作品名稱、內容、創新性、實用性等,都需要不斷緊盯作品進度、反覆練習。比賽時,也會要求學生走訪各攤位觀摩,知己知彼,交流精進。然而大學教授需肩負教學、研究、服務工作,教學與研究是相輔相成的,透過研究成果的發表,可以將其融入教學內容中。教師若能親自參訪產業,了解產業脈動與發展過程遭遇的問題,從而協助產業解決痛點,不僅可促成產業升級,更能同時以雙迴圈模式來修訂課程內容。
黃有評也提醒,學校教授和業者推動計畫研發時,雙方都要把握共識和同理心 : 教授積極帶領學生解決計畫書內容所載項目,可讓學生知悉產業生產與製造問題,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業者相關主管和工程師亦須定期參與計畫進度報告與討論,藉由學校和業界雙方密切互動,有效掌握或適時修正研發內容,並觀察學生工作態度,不僅能促使研發成果早日落地,也能及早育才、留才,讓優秀人才能為業界所用,創造雙贏。
(發佈時間:2023-03-08)